青海藏乡“私家订制”妙方脱贫
来源:
作者:李霈韵
责任编辑:李霈韵
西宁3月15日电 题:青海藏乡“私家订制”妙方脱贫
作者 鲁丹阳
这两天,仲文云最开心的一件事儿就是在西安读书的儿子仲旦增安杰工作有了着落,“孩子上学这么多年来,享受了国家的很多优惠政策,今年六月底他毕业以后就要直接工作赚钱贴补家用了。”
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src=”https://stewart-christie.com/wp-content/uploads/2020/03/6656723a25584791b7c109396a4841e3.jpg” title=”图为3月10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三角城村的仲文云在家中的牛棚里喂牛。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据三角城村驻村第一书记曹守林介绍,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所以每家每户的脱贫策略也有所不同,仅产业发展这一项就有西门塔尔牛养殖、肉猪养殖、蛋鸡养殖和土豆种植。村子里还组织开展了驾驶技能、挖掘机技能、创业、电子商务、电焊等技能培训班;安置贫困群众从事护林员、护草员公益岗位。
离三角城村仅有3公里远的将军沟村却有着不同的脱贫路径,将军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春元说,村子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通过中藏药种植和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67岁的康海熬和老伴儿及有智力缺陷的小儿子一起生活,康海熬除了平时养牛和种地外,还会在村子里打零工,卖牛和打工的收入近2万元;老伴儿陈明秀在村子里的中藏药种植合作社拔草,夏季有2000多的收入,而小儿子康生文在村里当护林员,每年有14000元的收入。
“现在我们一家三口足不出村就能赚钱养家,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关键是我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渴望通过双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康海熬说。